借錢消費需量力而行
發布時間:2021-09-18 09:00:00
?案例介紹:
“90后”小王的消費理念是“能用上信用消費的,我絕不用自己的錢,也不怕自己沒錢,因為還可以借”。但因頻繁使用信用貸及信用卡,導致小王在每月工資發放后就得將工資歸還信用卡及信用貸利息的同時,還需通過借貸還貸等方式平衡收支。長期以往,在超前消費、透支消費后等因素下,小王最終無法平衡借貸還貸,最終產生逾期,產生多筆信用欠款。
案例分析:
互聯網技術和智能化使得大眾消費功能日益凸顯,消費模式日趨多元化和個性化。線下和線上信貸手段的多樣化以及信貸便利性的提高,進一步刺激了部分年輕人的消費欲望,使他們能更加放手地進行購買。同時過度借貸消費、場景誘導刺激超前消費、陷入“校園貸”“套路貸”陷阱等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現象亦逐步凸顯。
風險提示:
消費者要樹立正確金融消費理念,理性消費,量入為出。對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要做到正確評估,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做好消費與收入的合理規劃,杜絕不計后果盲目借貸、盲目消費行為。正確金融消費理念才能讓消費金融真正發揮普惠金融、提升生活品質的積極作用。
備注:部分文字內容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