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某地多位老人家加入某“比特幣”交流群,群內的“專業投資老師”向其推薦下載諸如“比特幣投資”APP平臺,指導他們通過該APP進行比特幣投資,在發財心切的驅動和“專業投資老師”的誘導下,多位老人家下載并安裝了上述APP進行操作。剛開始大家都比較謹慎,金額也都比較少,經過幾次嘗試后,發現通過“投資老師”的指導確實能夠盈利而且可以及時提現,便逐漸加大投資金額。待市民的投資數額較大時,投資或是下跌賠本,或是無法提現,或者干脆APP無法登錄,微信群中也無法找到“專業投資老師”時,市民意識到可能遭遇詐騙而報警,經初步統計,大多數老人家的投資金額都在10萬到30萬之間。
案例分析:
“比特幣”神話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不滿足于普通理財帶來的收益資產,詐騙份子以“專業投資老師”的噱頭,并通過虛假交易平臺,前期讓他們投點小錢顯示收益并有專門“投資大師”在旁“幫助”,最終老年人深信不疑,加大投資籌碼。在達到一定金額后,犯罪團伙毀滅證據并卷款走入,最終消費者遭遇“殺豬盤”而損失錢財。其實,從歷史案件分析下來,我們會發現‘天上真的不會掉餡餅’,如果真的有‘餡餅’,那么應當心是否存在詐騙可能。
風險提示:
一是消費者應該明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并不是法定貨幣,未有實際的價值支撐。虛擬貨幣的相關交易是一種投資炒作行為,消費者應增加自身風險防范意識。
二是網絡投資是一種高風險行為,我們應該對明顯高于市場收益的理財行為保持高度的警惕,在決定進行投資時,要考慮平臺是否正規合法、渠道是否安全等各方面的因素。若無法確保合法性,可到銀行等機構尋找真正的持牌專業人士進行咨詢。
三是當遇到一些自詡為“投資專家”的人員,誘導你進行投資時,切勿盲目相信,務必再三核對對方身份信息真偽和平臺信息的真偽。
備注:部分文字內容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